第八一三章 奥斯曼帝国的危机-《回到清朝做盐商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按照刘青北所说,现在狼都已经盯上自己了。
    卡尔多安并不是那么好忽悠的,但是刘青北随便说说他就信了。
    他相信,是因为他有自己的逻辑判断。
    按照他的判断,刘青北所说的情况完全可能出现。
    两人分开之后,刘青北回到了奥斯曼帝国安排的住处。
    在住处等得焦急的郭嵩焘就迎了过来。
    见到了刘青北,他再也忍不住,着急的问道:“刘副总理,怎么样,苏丹愿意接见我们吗?”
    刘青北摆了摆手道:“不急,先吃点东西,这奥斯曼人的东西吃不习惯。”
    郭嵩焘五十多岁了,倒是比刘青北还沉不住气。
    这次他要接手欧罗巴的外交摊子,只要他接手了,他就是副部长,相当远原先的侍郎了。
    但是这担子也很重啊,因为今后复兴军的主要外交对象就是欧罗巴了。
    整个世界即将划分为两极。
    没有第三极的存在。
    所以他感觉到自己肩膀上的担子很重。
    而处在中间地带的奥斯曼帝国,今后在欧罗巴与复兴军之间的外交活动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。
    刘青北很失望,奥斯曼人没有将自己打造成第三极的觉悟。
    他们铁了心是要向欧罗巴靠近。
    实际上他今天给卡尔多安的分析不对。
    刘青北觉得奥斯曼帝国很可能会真的加入到欧罗巴人的集团之中。
    所以他是真的准备放弃这里。
    复兴军在欧罗巴还有别的布局。
    至少普鲁士人是不会甘心继续留在嘤国建立的体系之中。
    德意志联邦要想崛起,就必须要冲出牢笼。
    他们已经开始做这样的尝试了。
    当前他们在非洲占领殖民地,就是在做这种尝试,要是在以往,嘤国人是绝对不可能允许他们在非洲参与瓜分势力范围的。
    那样意味着普鲁士人要发展海军。
    一个仅仅拥有陆军的普鲁士就让欧罗巴忌惮了。
    要是他们再有一支强大的海军,那岂不是逆天了吗?
    董书恒从来没有对奥斯曼这样的老牌帝国抱有任何的希望。
    在他眼中,这个奥斯曼帝国就跟满清一般烂泥扶不上墙。
    董书恒从一开始在欧罗巴布局的就是普鲁士。
    从当初见到阿达尔伯特亲王开始他就想到到了今后在欧罗巴的盟友。
    欧罗巴从来都是分裂的。
    他们的历史决定了这块土地不可能走向统一。
    而能够让整个欧罗巴大陆走向沉沦的就只有普鲁士。
    这从他们祖先条顿骑士团那里开始就决定了。
    而董书恒所做的事情就是帮助普鲁士,加快其发展的进程。
    而随着他的发展,随着他们实力的提升。
    普鲁士人的野心被逐渐激发出来。
    从普丹战争与普奥战争比历史上大幅度提前就已经能够看出来。
    董书恒所做的努力显现出效果了。
    当然复兴军对普鲁士的帮助是相互的,有利益回报的。
    他们之间的交好,让董书恒快速完成了早期的技术积累。
    那些车床还有人家上百年时间积累的技术,可不会随便给别人的。
    当初的董书恒只是一个地方军阀。
    那时候,即使他有钱,人家也不会将核心技术卖给他的。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