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二章 青城山(上)-《元华伞》
第(3/3)页
肖东山听他说完药理,心里感动,道:“道长再造之恩,终生不敢有负……少侠的称呼,前辈休要再提,肖东山空有切切之心,却无寸益于天地,既负诸人厚意,又白耗天下良药,如贪生走尸而已……道长叫我东山就好!”
天纯道人连看他数眼,道:“东山,东山,可惜,可惜!”
肖东山收好药瓶,问道:“道长可惜什么?”天纯道人在他肩上拍了一下,道:“我父有奇术,能识血相骨,我学了几分,也有点心得。我见你骨骼气象俱佳,奈何遭此重创,我观之如同暴敛天物,故而叹息。”肖东山笑道:“这有何妨!我也曾想习武多行侠义之事,后来才知,人遭大难能活着就是万幸,不令亲友痛楚,已尽本分。‘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’。”
天纯道人听了这番话,有些佩服,道:“真好儿男!也好,你如此坦荡看待,于你的康复大大有好处。”说完,拍了拍他。
肖东山又道:“掌门道长,东山此番前来,一是求医,另有一事,虽是无礼,但事关重大……”天纯道人道:“何事?但说无妨。”肖东山道:“杜老前辈的遗体,可否容我瞻仰。”天纯闻言有狐疑之色。肖东山道:“我见阿明兄是个粗人,恐不精细,前辈可细细验看杜老前辈遗体?可有异样?”天纯道人道:“难道你竟怀疑先父是受害而死?他老人家武功天下第一,此乃尽人皆知之事。小兄弟说话奇怪。”天纯道人说着,露出既自豪又不屑的神色。
肖东山又道:“掌门前辈可识得杜老前辈生前见过的那个道人?”天纯道人道:“什么道人?我不知道,此事你该问阿明。我除了这次带来先父遗体,已多年不曾下山。”肖东山道:“掌门前辈可曾察看杜老前辈天柱穴,可有异样?”天纯道人道:“发冠所覆,未曾细看。”肖东山道:“非是我胆大妄为,非是我叨扰杜老前辈清净,此事事关重大,这个,这个……”天纯道人道:“晚矣!纵是天崩地裂,也难见先父遗体了。”肖东山见他说得如此坚决,只得作罢,暗想:“莫非是火化了?”天纯道人道:“小兄弟,你为何有这些疑虑,又说什么道人?”
肖东山正要回答,忽然听得哨声大起,呵斥喧闹之声越来越响,天纯道人道:“又来了!”二人急起身往外走。
出得门来,只见多个黑衣女子手拿长剑拥着两人,正朝上清宫而来,走在后面黑衣女子已和青城派帮众交上了手,她们且战且走,紧随前面黑衣女子一行,青城派的道士和俗家弟子二三十人随后赶来,口中不住呵斥,有的还受了伤。此时青城派的道士和俗家弟子都拉上了嘴边的湿布巾,遮住了口鼻。再看黑衣女子一行,共有九个黑衣女子,都戴着黑面罩,连头发都遮得严严实实,只露出两个眼珠。
黑衣女子们簇拥的二人,却不带面罩,前面是个老妇,身材高大,颧骨高耸,精神矍铄,红光满脸,她年约六旬,拄一根降龙木拐。她身边的另一女子,足足比老妇矮了一头,圆脸细眉,脸上好几道疤痕,三四十岁年纪,非主非仆的打扮。老妇步幅极大,威风凛凛,疤脸女子亦步亦趋,步频极快,二人走路带风,把众人甩在后头。
突然,只听清朗的一声“放!”嘣嘣几声弓弦响起,身后黑衣女子先是尖叫连连,紧接着一声惨叫,已有一人中箭。黑衣女子训练有素,旋即背靠背围成一团,把受伤的人围在中间,不停用手中长剑拨弄飞矢。一人问道:“伤势如何?”中箭的极硬气,道:“无妨,皮外伤。”借此机会,青城派帮众从后面围上来,把九个黑衣女子后方围得水泄不通,不过这样一来,倒是再也不能放箭了。
只见墙头上跳下数人,都是俗家打扮,也都湿布巾捂了口鼻,领头一人正是刚才发号施令的,他手持长剑,冲入黑衣女子中间,只听叮叮叮剑身相交声大起,不一会,他已刺伤一人。
肖东山看他剑法,与其他青城帮众略有不同,少了一分大气端庄,多了三分辛辣毒狠,凌厉中带着杀气,黑衣女子们抵挡不住,连连后退,退路又被大群青城弟子围住了,场面已颇危险。
天纯道人大踏步入场,叫道:“王师弟手下留情,别伤了性命。”这位王师弟听见掌门人号令,抖擞精神,一剑戳中一名黑衣女子的手臂,把她长剑打掉在地,双脚一收,稳稳立定,他手上使得是天罡剑法,脚下走得是天罗步,众帮众识得好,轰天价一起叫一声“好”。王师弟道:“邪门歪道,三番两次前来挑衅,不教训教训不知天高地厚。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