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83章 齐心协力-《长门好细腰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冯蕴看着那一只只扬起来的手,脚下放置的米粮、手里拎的鸡蛋,还有攥在掌心里的钱袋。丈夫领着妻子,母亲抱着孩子,一个个争先恐后找管事登记的样子,鼻子莫名有些发酸。
    战争伊始,各郡县就开始了动员官兵,做战争准备,尤其与南齐交界的地方郡县,除了兵屯队伍,也有民间自发组织的巡游人员。
    安渡郡算不得两国的交界,但二三百里路,说近不近,说远也不远,百姓或许不明白太多的大道理,但都有一个共识——
    好日子来之不易,勒紧了裤腰带,也一定不能让齐军打过淮水,不能让战火烧毁家园,破坏来之不易的田地和庄稼。
    其实,安渡人过上好日子也没两年。
    吃过苦的人,平日里十分节俭,舍不得吃、舍不得穿,加上今年连续的暴雨,冲毁了许多庄稼,大家更是过得抠搜。
    谁能想到,前方刚一开战,百姓竟都大方起来。
    -
    冯蕴没有说话,慢慢走过去。
    人群自动从中分开,让出一条路来。
    冯蕴走到城门边的一个石墩上,倏地站了上去,对着大众喊话。
    “各位乡亲父老,你们的心意,朝廷都看到了。但我知道,大家也不富足,捐钱捐粮都要量力而行,不要把家底都掏空了,一家老小饿肚皮。”
    “大雍自立国以来,朝廷轻徭薄赋,陛下勤政不怠,百官恪尽职守,国库也算小有盈余,虽今年水患,地动,灾情频发,但也未到山穷水尽的地步,乡亲们一定要相信,只要大雍上下齐心,定能战胜天灾,打退来犯之敌。”
    她温声软语,言语并不激昂,但在安静的城门口,却如同一块巨石砸入湖心,听得百姓热泪盈眶。
    “娘娘莫惧。”
    “哪怕拼着一死,也要守护我们的和平。”
    “有贼子胆敢进犯我大雍,必叫他们有来无回。”
    “我家有三个儿子,都可应召入伍。”
    “我男人也可以!他一顿能吃五个馒头,打仗不在话下!”
    “对!大家一起上。”
    “犯我大雍,虽远必诛。”
    “大雍子民,共赴国难!”
    南城门外的人,越来越多,山呼海啸的呐喊声,一浪压过一浪。
    不止冯蕴,便是闻讯而来的朝中大员,也看得激动不已。
    有些人为官多年,辅佐过几个皇帝,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幕。
    看着站在石墩上明艳照人的皇后,内心里因为她独宠而生的不满全都消散了。
    这一刻所有人都觉得……
    她正该是大雍国后。
    这才叫母仪天下。
    一个女子拥有这种撼动民心的力量,若不为朝廷所用,那才叫可怕。
    幸亏皇帝娶了她。
    幸亏她的儿子是太子。
    -
    锁钥岭以南,是一望无垠的平坦田野。
    齐军便驻扎在此。
    一间用土墙围住的庄子里,萧呈束发戴冠,身穿锦锻宽衣,走到暴雨如注的瓦檐下,脸色黯淡。
    “吉祥。”
    天空电闪雷鸣。
    萧呈站了许久,忽然回头叫内侍。
    “撑伞。”
    吉祥跑过来,抹了抹额头的湿气。
    “陛下,不如等雨小些……”
    萧呈没理他,双眼望着冲成雨帘似的瓦檐,自言自语。
    “这雨恰恰好吧?”
    吉祥有些听不懂他的意思,见皇帝抬步要走,赶紧抓起雨伞和蓑衣,冲入雨帘。
    夏季的雨说来就来,说走也就走了。
    等吉祥撑着伞,跟着萧呈走出庄子,雨当真小了不少。
    这里是一个小村落,齐军打过来以前,村民早就逃走了。
    田间地头空无一人,沿渠而上,可见一片荷塘。
    走这么一段路的时间,雨小了,雾气渐渐浓重,颇有一种阴雨绵绵之感。
    在长门大量种藕以前,用池塘养荷的庄稼人不多,如今天下各处,到夏季已是处处盛景。
    荷花开得正艳,点缀在细微的雨点里,泛起浅浅涟漪。
    很美的一片风光。
    皇帝看到的,却是寥落。
    他问:“花溪长门外的荷塘,可也是这么大?”
    吉祥心里一颤,抬头看着皇帝。
    “是的,陛下。”
    萧呈问:“任汝德说,她会在夏至和处暑之期,等一个阴雨绵绵的清晨或傍晚,选老嫩适中的荷叶入茶,炒揉绵软,自然风干……因制作期长,茶香绵软,方才称为远恨绵绵……”
    平安和吉祥都不敢吭声了。
    第(2/3)页